【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清風王益大家談》。本期做客我們訪談節目的嘉賓是王益區王益街道王益村黨總支書記段彩玲。段書記,您好,歡迎做客演播室。
【嘉 賓】您好,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眾所周知,今年是黨史學習教育年,段書記,請您結合多年的工作體會,您認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著力點是什么?
【嘉 賓】在我看來,是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這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基本著力點。
首先,回顧黨的百年歷史,其實就是共產黨人真抓實干、務實為民的歷史。無論是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還是戰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我們黨一路攻堅克難,一心為民造福。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實干為要,始終把落實放在重要位置,認真了解群眾急在哪里、難在何處,何為其愁、何為其盼,不斷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我們黨才能始終贏得人民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其次,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黨史是教科書也是清醒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關鍵節點,開展黨史學習不但正當其時,也十分必要。因為通過扎扎實實的黨史學習,可以使廣大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切實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對此,王益村也制定了詳細的黨史學習計劃,并且正在扎實推進。
【主持人】那么,在實際行動中,您是如何將黨史學習與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的?
【嘉 賓】我認為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就是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首先,學史明理,這要求我們向黨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百年黨史就是黨一心為民的奮斗史。在百年奮斗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黨堅持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時刻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這說明它符合歷史的規律,按歷史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夠無往不勝。
其次,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1934年,毛澤東同志在談到如何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時這樣講:婦女群眾要學習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們呢?小孩子要求讀書,小學辦起了沒有呢?對面的木橋太小會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許多人生瘡害病,想個什么辦法呢?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以此為啟發,王益村“兩委”也在平時的工作中注重村民的各種“小事”,及時解決村民關注的實際問題。
最后,做人要講信念、講原則,村官也不例外,村書記雖然算不上什么官,但身處基層,面對群眾,責任重大,要履行好職責,最基本的標準就是要腳踏實地,腳踏實地就是根植于民,心系群眾。有句話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是否擔任其村支部書記的職責,是否體現出責任感,就看他是不是真正腳踏實地為老百姓謀福利,因為在群眾眼里,村書記是我們黨的形象的直接代表,因此,我也時刻提醒自己,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干什么工作,都應該堅持以民為本,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
【主持人】您是如何與“兩委”干部一道,為群眾搞好服務,不斷維護群眾利益的?
【嘉 賓】學史增信,學史崇德。這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要轉作風辦實事。黨史學習是傳承紅色基因,堅持黨的領導、推動農村發展的“動力源”,是提升黨員干部能力,打造高素質隊伍的“必修課”,用黨史中的“大智慧”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悟思想、轉作風、辦實事。王益村堅持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
首先是致力于完善公共設施,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提升,村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有了較大改善。比如,通過硬化村莊主干道、維修破損路面、改造提升污水管網,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衛生室、老年活動室、文化廣場、北魏戲樓等設施的建設也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而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王益村的村容村貌也更加整潔,榮獲“省級生態示范村”。
其次,干好村支部書記,必須抓住發展不放松,為了一心一意帶領群眾奔富路,王益村致力于調整產業結構,集體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我帶領“兩委”班子大力發展產業,進行招商引資和相關項目建設。比如建成千畝高標準黃芪種植示范基地,積極引導農戶進行土地流轉,帶動以中藥材為特色的產業發展,千方百計為農民創收,盡力提高農民基本生活水平。此外,今年是咱們區的產業項目年,也是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始年,鄉村振興的關鍵也是產業振興,目前,王益村也正在努力引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
最后,在物質生活得到提升的同時,我們村也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設,村民的道德素質不斷提高。通過多種方式逐步提升村民的道德修養。比如開展 “樹新風,除陋習”活動,引導村民增強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環境意識,逐步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外,“十星級文明戶”“好公婆好媳婦”評選活動的成效顯著,共評出十星級文明戶三百多戶,讓精神文明不斷深入人心,王益村也被評為了“市級文明村”。
除了以上工作,王益村也將堅持做好“一抓三促”、“三無”創建、國衛復審等工作。
【主持人】您對于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嘉 賓】學史力行。這要求我們傳承“不懈奮斗,百折不撓”的實干精神。道雖遠,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睆男轮袊闪⒊跗诘囊桓F二白到現在的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顯著提高。從群眾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與廣大黨員干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一干到底、干就干成的實干精神是分不開的。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紅色能量,緊密結合王益村的實際問題,充分發揮積極主動創造性,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拿出“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韌勁,破解當前以及今后王益村發展遇到的各種問題,努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真正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破解村莊發展難題的動力,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主持人】通過段書記全面細致的解答,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王益村在學習黨史方面的用心和為群眾辦實事方面的決心!再次感謝段書記做客我們這期的《清風王益大家談》,觀眾朋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