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比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十年來,王益區堅持以初心暖民心,以真心聚人心,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將城市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體驗,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之所向,用心用情將百姓所期所盼變成現實。
一條條翻修硬化的馬路匯聚成“民心大道”,一棟棟舊貌換新顏的住房承載起百姓安居的夢想,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成績單”溫暖了心房。在王益,幸福的愿景,被一幀幀、一幕幕照進現實,變成觸手可及的生活。王益區陸續啟動了二馬路、集賢堤、大同路、健康路、云夢堤等中心城區“白改黑”項目,立足城市發展,推動“功能性更新”,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結構,提高通行效率,確保群眾出行暢通。同時,還聚焦城市建設,持續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實施城市綠化提升工程,將城市亮化與環境美化、道路亮化、建筑物亮化工程相結合,下足繡花功夫改造城市景觀亮化工程,不斷讓景觀亮化工程煥發出新光彩。
安居才能樂業,王益區堅持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為重要的惠民工程和發展工程來抓,搶抓列入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區縣機遇,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截至目前,王益區共收到國家下達計劃二十一批次,計劃改造88個項目(涉及136個小區)610棟樓,建筑面積190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49萬余戶。2022年,全區列入計劃改造21個項目(涉及67個小區),到位國家補助資金6074.9萬元,區級配套100萬元,2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076萬元。按照“一次改造,長期保持”工作思路,保證了改造成果長效保持,同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推進老舊小區長效管理相結合,積極探索物業發展新模式,讓改造兼具高度、精度、溫度。
增進民生福祉,回應群眾期盼,要把“關鍵小事”當做“民生大事”來辦,把“民生工程”變成“民心工程”。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王益區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不斷完善雙向轉診程序,強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嚴格診療科目和診療范圍。全區現已注冊全科醫師53名,每萬人全科醫生增至2.7人,“基層首診、分級診治、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就醫模式已基本形成。推行“1+1+1”(二級以上指導醫師、鄉鎮衛生院團隊醫師、村醫)家庭簽約服務模式,為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笆宸昼娽t療圈”基本形成、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廣泛推廣……王益區始終將服務作為發力點,從百姓的需求出發提供有價值服務,讓群眾有“醫”靠,確保暖心陽光工程真正惠及群眾。
穩就業才能托起百姓“穩穩的幸?!?,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促進民生實事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也是在以群眾的滿意作為標尺,讓實事辦得更實。王益區堅持立足經濟發展大局、立足企業需求、立足群眾需要,進一步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就業創業工作,切實穩就業保民生。持續推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就地吸收老百姓穩定就業,不斷做大就業崗位總量。通過組織外出務工、就近就地轉移就業、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等方式,不斷擴大就業公共服務,著力構建就業扶貧長效機制,持續提升群眾就業能力。云端發力、線下聯動、專項活動加持,為不同生活區域有就業意愿的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就業創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王益區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提高教育辦學水平和能力,加快實施校舍建設、功能部室升級改造、運動場地拓展維修和教學設施設備購置等項目,進一步優化辦學資源配置,升級硬件水平,促進了全區教育均衡發展。同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優質均衡創建的重要內容,以深化實施職薪績效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教師隊伍管理改革。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先后創建成全省首批全市首個省級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省級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先進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將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送到人民身邊,王益區從未止步。王益區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打造一批融入生活、浸潤心靈、凝聚力量的文化地標。通過“公共文化+研學+旅游”的模式,設計開發出“王益區地方文化研學體驗旅行文旅融合項目”系列活動,規劃設計了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耀瓷文化等8條王益特色文化研學體驗旅行路線,激活地方文化內生創新創造力,王益文旅集市、非遺工坊、民俗藝術團也讓文化成為“香餑餑”。
一個個民生故事,透露著欣喜與溫暖;一樁樁民生實事,于貼心處落地,于細微處著眼;一幅幅幸福畫卷,在王益大地上徐徐鋪展。今日的王益,城鎮面貌正在煥然一新,人民生活質量穩步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富足,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