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河街道始建于1958年,1963年遷至現址王家河北路44號,曾用王家河公社,1984年與王家河街道辦事處合并改名為王家河鄉人民政府,2009年8月改名為王家河鎮人民政府,2011年9月改名為王家河街道辦事處。王家河街道位于王益區西北部,距市區2公里,行政區域為南至川口橋,北到陜煤建司俱樂部,東臨漆水河畔,西靠王益鄉十里鋪村,隸屬王益區人民政府管轄。轄區總面積約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萬畝,管轄9個行政村(王家河村、馮家河村、常家河村、周家河村、圪堵村、南雷村、趙家塬村、楊樹溝村、炭科溝村);3個社區(小街社區、柿樹溝社區、東風社區),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000人,城鎮人口2.03萬人)。王家河街道辦事處駐地居住人口1.87萬人,其中從事二、三產業人口1.98萬人。2016年,我辦農業總產值達到7142萬元,同比增長6.6%;全年糧食總產達0.18萬噸,油料產量達20噸,水果總產達1.9萬噸,分別完成年任務的106%、100%、105%;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13952元增長至14800元,增幅8.5%;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轄區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王家河街道農業產業主要以蘋果、農家樂、勞務經濟為主。在蘋果方面,注冊了“常家樂”蘋果品牌,成立了隆達果業專業合作社,共發展蘋果專業村7個,建成省級優質蘋果示范園1個(常家河村160畝)、市級鮮果示范園7個、干果示范果園2個,規范化果園管理面積達1.1萬畝;農家樂產業方面,在南雷、趙家塬、王家河村發展農家樂經營戶57家,成為群眾增收的亮點;勞務經濟方面,每年輸出勞動力2000人左右,緊抓工業園區和銅黃高速建設機遇,各村組織群眾發展交通運輸、餐飲服務、就地務工等項目,拓展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王家河街道共管轄3個社區居委會(柿樹溝、小街、東風)。轄區內有中國陜西省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銅川市銷售分公司、陜西省儲備物資管理局272、250處、銅川煤炭基礎建設技工學校、陜西省楊樹溝糧食儲備庫、陜西華峰建材有限公司;陜西東風昌河車橋股份有限公司;銅川市鍋爐廠、銅川同順鋁箔有限公司、銅川市同官高級中學;銅川市蘭德爾環??萍加邢薰?、銅川市中興機械廠等中、省、市、區、街道屬中小型企事業單位34家。
王家河街道交通較為發達,東部有210國道橫穿我街道3個村,西部有銅黃高速公路過境,川瑤公路貫穿轄區6個村。轄區9個村村村通水泥路,總里程達78公里,主要交通道路硬化率達到100%。
自來水遍布全街道,普及率達到100%;轄區內建有公廁22個,垃圾臺(屋)21座等設施,垃圾處理率達到93%。全街道共有林地1.5萬畝,人均公共綠地384平方米,轄區道路兩旁全面綠化,環境良好。
轄區工業發達,以鑫源紡織廠為主的紡織服裝業和以東風昌河車橋股份有限公司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已被規劃為王益區兩大工業園區建設基地,在川道已形成了集建材、冶煉、加工、紡織于一體的工業長廊,對周圍經濟起到極大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轄區內有4所中、小學校,在校學生4000多人,其中同官高級中學被列為省級重點中學。轄區內有醫院4所,醫療衛生所16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前景好,全街道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67%,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穩定發展。
下轄的王家河村、炭科溝村屬新石器仰韶時代的聚落遺址,曾出土過珍貴文物,92年被省上批準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川道、后三河地區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原始灌木生長茂盛,覆蓋面積廣闊,自然生態保護良好,是避暑、郊游的圣地。
辦公地址:王家河北路44號
辦公時間: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8:00(暑7月-8月:上午8:30-12:00 下午15:00-18:00)
單位負責人:韋建平
聯系方式:0919-2896031 傳真:2896031
電子郵箱:1911396471@qq.com